发布日期:2025-07-04 来源: 网络 阅读量()
近年来,区妇联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和广大家庭在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中的独特作用,在全区开展“美丽庭院”建设,助推乡村振兴,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区选树“美丽庭院”示范户170户,其中90户获评市级示范,6户获评省级示范。一幅幅环境美、邻里睦、生态宜居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在我区广大乡村徐徐展开。
夏至时节,记者走进天门镇金塔村周宝义家的庭院,栀子花的清香扑鼻而来,园子里各种蔬菜和水果长势喜人,周宝义特意改装了院中的水池,种了睡莲,养了金鱼,美丽乡村生态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周宝义说,自美丽庭院建设以来,他不仅美化了自家的庭院,同时利用自己村厨的手艺,开设“宝义家宴”农家乐,用自己种植的瓜果蔬菜,给游客带来了美食体验,也增加了自家的经济收入,下一步,继续提升庭院经济水平,带动周边妇女富起来。
“我们村巾帼积分超市从2020年开始运营,村民可通过庭院美化、志愿服务等累积积分换取生活用品,目前超市品类主要是一些生活用品,后续,我们打算去增加一些月季、绿萝、多肉等花卉,鼓励更多的村民通过积分兑换花卉扮靓自家庭院,让小家美带动乡村美。”金塔村妇联主席梅瑰表示,他们村将农户庭院环境整治提升与“积分超市”兑奖相结合,激励农户参与积极性,引导广大农户积极参与村民自治和村庄环境整治,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
门前碧水绕村过,屋后柳枝拂花香。走进西联镇犁桥村村民钟国龙家中,客厅宽敞、明亮,家具摆放错落有序、窗明几净。自开展美丽庭院建设以来,全家4口人一直积极配合村委会的工作,每个成员都有着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日常生活垃圾采取桶装化,落实了“户投村收”这一卫生制度。房前屋后种着许多花花草草,错落有致,一派绿色祥和的气氛。庭院内物品摆放整齐,家里老人特别爱干净,每天都会把庭院打扫干净,营造出了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
西联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钟国龙一家4口人生活态度积极健康,家庭和睦、互敬、民主,一直秉持着“和为贵、慈为本”的生活理念,尊老爱幼,深得邻居的好评。家庭成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美德,争做好家风的典范;家庭成员仪表整洁,举止文明;邻里互帮互助,带头改水、改厕,争做“美丽庭院”示范户,实现清洁卫生环境美、物品摆放整齐美、干净清爽厨厕美、身心健康生活美、和谐互助村庄美。西联镇犁桥村总户数667户,常住人口户数477户,目前省市区镇村五级“美丽庭院”示范户达293户。如今,在犁桥村,人人参与绿色行动,积极配合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明水堂位于钟鸣镇水村村,金山脚下、梧桐花谷旁,日前,一场非遗扎染技能培训正在明水堂举行,吸引了钟鸣镇各村妇女前来参与,并在培训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学习扎染技术,不一会功夫,扎染好的布呈现出各式各样的图案。
据了解,明水堂最早于2021年开始在原有的老屋基础上进行装修,经过几年的改建,整体房屋保留传统徽派建筑与现代相结合的建筑风格,既有明清古建的古韵、又极具高科技的现代感。
自开业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七十余场文化惠民、非遗体验、技能培训及文化主题沙龙等活动,如:邀请市黄梅戏剧团来水村村开展黄梅戏下乡活动、邀请市书画协会与中书协在明水居开展多场书画沙龙、邀请扎染传承人在明水居开展扎染拓印与手工刺绣沙龙、三八节摄影沙龙、“带你热爱全世界”家庭主题日活动、“舌尖上的美食-葛根粉”非遗活动等等。明水堂牵头所在自然村自筹资金,打造非遗龙灯,筹建龙堂屋、扎龙灯。2024年春节期间新屋陈全体村民舞龙灯,走村入户、喜气洋洋,为水村村的乡亲们体验了传统文化、带来了浓浓的传统年味。
明水堂积极践行“文化惠民”宗旨,以传统文化技艺积极带动乡村文化振兴,助力水村及周边村民提升文化振兴意识,保护传统文化技艺,倡导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形成人人讲传承的良好氛围。2024年10月,被安徽省妇联、省农业农村厅授予省级“美丽庭院”荣誉称号。
区妇联负责人表示,今年,区妇联将持续深化农户庭院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着力推动“美丽庭院”建设提档升级,打造“五好两宜”和美乡村。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