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添加收藏

您好! 欢迎来到DG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微博
扫码关注官方微博
微信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电话:0571-87859897

您的位置: 主页 > DG视讯新闻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清华教授徐甜甜获沃尔夫奖:从乡村建筑看DG视讯文化传承的力量

发布日期:2025-07-05 来源: 网络 阅读量(

  在2025年3月11日的凌晨,建筑界的盛事之一——沃尔夫奖揭晓,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教授徐甜甜喜获此殊荣,成为历史上首位获得沃尔夫艺术类奖项的中国建筑师。这个奖项不仅是对她个人设计才能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她在改善中国农村经济、社会与文化方面的努力的充分肯定。一时间,徐甜甜的名字和她的建筑理念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出生于福建的徐甜甜,早在16岁时就被保送到清华大学建筑系,这一切的开始就注定了她的时代气息。其后在美国哈佛大学深造,获得城市设计硕士学位,再到回国创办DnA建筑事务所,这一路走来的经历可谓是“开挂”。至今,她已在浙江松阳县参与了20余座公共建筑项目,从红糖工坊到石门廊桥,她的设计不仅融合了地方的历史,也带来了人文关怀和生态智慧。

  徐甜甜获得这一大奖的消息让她颇感意外。在接到获奖通知的当天,刚从外地的讲座归来,面对着手机上关于沃尔夫奖的信息,她的第一反应是想回家。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有趣的是,当她在回到家中后,查询了有关沃尔夫奖的资料,发现上一届得奖者均是她非常崇敬的建筑师,这才让她的心安了定。

  在徐甜甜的建筑概念中,经常提到的“针灸”理念尤为突出,即注重利用当地自然材料,巧妙整合已有建筑而不追求大规模的改造。她相信,建筑不只是混凝土与钢筋的堆叠,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而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艺术品。在松阳,她带领团队创造的建筑不仅满足了功能,更激活了村庄里的文化传承与社会交往。

  在一次专访中,徐甜甜分享道,松阳的项目让她深入理解了中国乡村的文化与生态。她指出,乡村建筑可以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而非单纯的功能性建筑。这种理念的形成,离不开她在学校学习与实践中的积累。她认为,建筑的魅力在于实践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打开新的视野。

  虽然中国的建筑学界与国际上的地位相比尚有差距,但她并不认为这是劣势。她提到,今年颁发的普利兹克奖,即由中国建筑师刘家琨获得,反映了中国建筑师在国际舞台上的逐渐崭露头角。中国的建筑行业跨度大,存在许多善于独立实践的中青年设计师,他们对于建筑的理念与实践也在不断进步和创新。

  在谈到留学经历时,徐甜甜给出了自己的思考:清华与哈佛两所学校的教育风格各具特色,前者偏重工程,后者则更关心人性化设计,她将二者视为自己设计风格的基石。不过,她也强调,学校教育只是一个开端,真正的建筑学学习在于实践中的不断探索。

  徐甜甜在2004年毅然选择回国创业,意味着她清楚看到中国当时的生机与蓬勃发展。她认为,目睹国内的快速变化以及国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使得她必须投身于这片热土。而在建筑项目中,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她面对诸多挑战,经历了许多艰辛与不易,这些都激励她不断克服困难与提升自我。

  她的建筑作品常常体现了丰富的人文韵味与文化深度,与空气中飘荡的“人间烟火气”交织在一起。在她心目中,乡村的建筑实践不仅是空间的重建,更是一种对地方文化的固执传承,她意图把这些历史积淀通过建筑传递给更多人。

  徐甜甜对建筑的诠释也涉及到“性格”的讨论,她提到建筑的性格在于地方文化、环境生态、历史传承等因素的结合,气候、地理等均对建筑风格有影响。近期,舆论密切关注的建筑改造与城市更新等话题,正与她的理念相呼应:如何在老旧建筑中发掘更美的存在,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展望未来,徐甜甜表示她特别期待的项目是福建土楼的活化利用。与当地政府合作,徐甜甜的团队正在进行关于废弃土楼的实际项目,其中包含七个典型案例,希望借此让土楼重新振作,成为地区文化与经济的新动力。

  作为一位女性建筑师,徐甜甜的成功为许多年轻人带来了希望与启发。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乡土文化与现代设计可以和谐共生,建筑的力量不仅在于其外观,更在于它所承载的人文与生态的深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